去日本,不一定每次要吃刺身壽司, 去京都,不一定每次都要吃京料理,
像我們去過很多次的人希望嘗新,那一夜,在隱藏於黑夜民居町家的法式小館,
享受一頓便宜超值豐盛的晚餐,平淡而美滿的一天。
去年二月,因腳患忽然發作取消了美山町雪地民宿之行而情緒低落,
第二天休養生息直到中午才起床,我們漫無目的地找餐廳吃午飯,
去日本,不一定每次要吃刺身壽司, 去京都,不一定每次都要吃京料理,
像我們去過很多次的人希望嘗新,那一夜,在隱藏於黑夜民居町家的法式小館,
享受一頓便宜超值豐盛的晚餐,平淡而美滿的一天。
去年二月,因腳患忽然發作取消了美山町雪地民宿之行而情緒低落,
第二天休養生息直到中午才起床,我們漫無目的地找餐廳吃午飯,
到京都郊外大原の里吃味噌雞鍋及浸露天溫泉,離開民宿前去三千院途中,
遇見很有味道的咖啡店,站在門中的服務員長得有型靚仔,蠻有氣質的年輕人,
米夫飯氣攻心想睡,被咖啡香勾引,我們交換眼色,停下腳步,進去了。
古民家建築配現代傢俬,不同款式的枱配不一樣的椅。
有一次乘零晨班機往關西,預計早上9:30到達京都駅,將行李托運到住處的話,
立即便能出發到一小時車程左右的郊外逛逛,於是計劃去大原吃味噌雞鍋和浸溫泉,
順道往三千院、寂光院及買京漬物。大原的民宿選擇不少,據我所知也有八間之多,
以味噌雞鍋為賣點,另外有數間較高級的料理旅館,此行有其他重要事情要辦,
未能住宿一晚,也不想太花費,所以挑選了口碑不錯的大原の里。
離開金閣寺,趕乘JR往宮津,以近江牛做的Sukiyaki便當醫肚。
從京都到宮津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乘坐JRはしだて号(Hashidate),
1時間52分車程,不用轉車,自由席3,810円,可是,這次我們
為配合行程,使用JR 4 Days pass只能坐到西舞鶴。
很多親友看過我的雪中金閣後非常嚮往, 紛紛打聽什麼時候到京都最有機會看到,
連京都人也可能這樣告訴你:「很難說!」 當地人也不一定有機會觀賞雪中金閣。
京都積雪的機會不多,地球暖化更受影響,京都朋友告訴我一年只有一、兩次積雪的日子,
只維持半天到一天的時間,半夜下雪的話,第二天中午至下午便停雪,太陽照耀更快溶雪。
買了市営地下鉄1day pass,從五条坐烏丸線至今出川,
步行10分鐘到達西陣織会館,體驗早已予約的十二単,
在丸太町午飯後以平安京為主題,參觀平安京創生館、
找尋朱雀門址、太極殿跡、朝堂院跡及豐樂院跡。
太極殿跡~昔日朝廷的正殿遺跡
有一次預約了西陣織会館的十二單體驗,順勢計劃周邊的行程,
然後在網絡查看哪兒有美味的午餐,特別受町家改建的餐廳吸引。
因為當天要到的地方坐地下鉄方便,於是買了600yen的1day pass,
完成十二單體驗後,從西陣織会館步行約10分鐘回地下鉄今出川駅,
早上太匆忙沒留意,原來サクラ自転車(Sakura單車/今出川店)在這條路上,
京都的秋天舒爽清涼,以單車代步遊覽名勝觀看紅葉,即興品嘗小店地道美食,隨意停下欣賞轉角美景,這是我認為漫遊雅緻古城大街小道的最佳方法。
首先設計遊覽路線,在網絡上找尋起點附近的單車出租店,價錢因車種和牌子而定, 每天約一千至二千日元,如路途遙遠建議租用電動單車,雖然同樣腳踏但省力, 如註明須預約便以電郵約定,否則在旺季現場的選擇較少。
嵐山&東山
我有兩個最喜愛的秋天路線:嵐山和東山。
久聞京都嵐山旅亭嵐月的大名,除了精緻的四季會席料理外,
坐落於大郾川旁面向渡月橋與山川的美景亦是大受歡迎的原因。
全館只有三間擁有大郾川與嵐山絕景的套房,每房設露天風呂,
雖然不是溫泉,但也是含豐富礦物質的地下深層水。
一直很想入住旅亭嵐月,不過因為絕景「殺食」(佔優)只考慮露天風呂客室,
全球可觀賞紅葉的地方很多,日本全國名所也不少,
但我最愛京都的紅葉,在古蹟的相互襯托下顯得更動人!
不過隨著去京都的次數多了 ,紅葉名所幾乎都去過之後,
心生秘境賞紅葉之念,避過大量觀光客,靜靜地享受美妙的時刻。
永觀堂
11月是京都的紅葉旺季,對於自由行旅客來說,現在才計劃實在有點遲,
今年2月14日,我們在京都度結婚周年紀念日,
原訂那天早上乘JR往宮津逛逛,晚上入住溫泉旅館,
可是前一夜,看天氣預報說零晨開始下雪,
翌日上午市區將有積雪,於是臨時做功課!
雖然京都的二月天氣寒冷,但不常下雪,過客賞雪的機會不大,
京都中京區的錦市場、新京極、河原町等等購物街已經很熟悉了,
遇上星期日到河原町主教座堂望彌撒後,順道步入錦市場吃炸薯片魚球,
除此之外,都不怎麼在裡面逛街和吃喝,平凡遊客區的味道越來越重,
有時心血來潮在遊客區外圍、棋盤格局的街道上隨意漫步,即使旺季也自在。
有一天早上10時起床,打算散步到烏丸吃brunch後逛中京區,半小時後出門,
真的很喜歡吃天婦羅,特別是京都八坂圓堂的出品, 試過有名食家和Blogger介紹的隱世小店或名店後, 更認定八坂圓堂是我心中的京都第一,無論在食材、烹調技術、服務、地點、環境等各方面,近乎完美的表現,只要親友前往京都,必定推薦為首選,從來沒讓他們失望。
1910年,お茶屋近江榮於祇園八坂新地創業,1960年搬移到八坂通小松町,
1991年,改名八坂圓堂;衹園建仁寺附近的過百年歷史的房子低調雅靜,
樓梯和房間的香氣源自木頭,時間越久木香越沉,接待我們的八千代小姐說
到京都岡崎參觀細見美術館舉行的「澤乃井美術館珍藏:櫛與簪」後,
經過平安神宮散步到動物園附近的茶房cheka,寂靜昏暗的街道上,
店鋪散發著柔和的燈光,這一晚很冷,在二樓簡約素淨而溫暖的空間,
靜靜地舒適地享受了關店前只有我倆的60分鐘時光。
十五歲第一次到京都,當時熱愛東京的我,對千年古都沒太多認識,
只記得到過清水寺,記得周圍都是古蹟寺院,記得舞妓さん(Maiko san:舞妓的暱稱)。
後來,認識了一位定居大阪的日本朋友,順道遊京都的機會多了,漸漸加深了解,越發喜愛。
1927年創業的「一の傳」在京都來說不算老店,但卻是一間很受歡迎的西京漬専門店。
以往到「一の傳」都是為了購買西京漬魚回去煮晚飯,每次店員都請我下次要到樓上吃飯。
這次到中京區購物時經過「一の傳」,忽然想起從未試過他們的料理便進去,剛好全滿,預約一小時後入座。
今天到了京都Santa Maria Novella附屬餐廳吃午餐,之後施施然步行到東山站那邊看時代祭。
去年7月為嘉模聖堂堂慶的聖詠及晚宴演出忙過不了,
我們一班主日學導師及聖詠組朋友,堂慶之後才覺得真正放暑假。
每年暑假,聖詠組朋友輪流出外旅遊,我們沒有特別約定日子,
總之就是有默契,每星期日彌撒都有人頌唱,不會冷冷清清,
這幾年我做指揮,更提早預告行程以及預先和大家練歌。
每到六月,除了和菓子水無月之外,最想念京都的鱧魚料理,
從六月到九月供應的時令佳餚,是夏天的象徵,也是廚師顯刀工的時刻。
Image resource : http://musubi-an.jp/Kyoto-like-photo/2013/07/post-7.html
鱧(ハモ/Hamo)中文是海鰻,皮軟肉滑清爽較少油脂,小骨非常多,
京料理的廚師以特別的切骨技術切至粉碎,修行八年以上的職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