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從小喜歡吃嫲嫲煮的咕嚕肉,嫲嫲的咕嚕肉比現時一般酒樓食肆煮的有點不同,

所謂的不同就是嫲嫲保留傳統的做法和選用適合的食材,可說是古法吧!

一般咕嚕肉不是肥肉就是炸得過火乾柴的豬肉,此外,偷工減料

以蕃茄汁加水和生粉煮稠芡,我們叫那做「橙紅鼻涕芡」!

嫲嫲教我用脂肪分佈均匀的靚枚頭肉(柳梅)切成比一口份量大一點點的方塊,  

不須醃太久,瀝去醃汁後才上粉酥炸;嫲嫲用浙醋做甜酸汁,我覺得可以有更好的選擇,    

經多次嘗試後改以香醇的日本米醋和葡萄甜酒代替,伴以老抽、鹽、黃糖、上湯及粟粉  

拌勻成汁,半透帶紅的芡汁掛而不瀉,麻油亮澤添香氣。

聽說傳統食譜嫲嫲和我都不喜歡,還是算了吧!

1_副本  

這次用加拿大枚頭做咕嚕肉,汁多甘香爽而嫩,除了必有的紅綠橙籠椒外,    

還加入傳統做法不會有的新鮮菠蘿,外子評肉質腍滑炸得酥化,  

糖少一分嫌酸,醋少一分嫌甜,適中味醇,進步了!      

 

嫲嫲咕嚕肉    

材料:(2人主菜份量)  

枚頭肉250g / 紅綠燈籠椒各半隻 / 蒜頭2 / 粟粉 / 新鮮菠蘿數片    

醃料:細雞蛋1 / 米酒1.5茶匙 / 生抽1.5茶匙    

芡汁:日本米醋1.5湯匙 /葡萄甜酒(Vinhos Pôpa Doce)1/2湯匙 / 黃糖1.5湯匙 /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老抽1/2茶匙 / 鹽少許 / 生粉2茶匙    /  雞粉或日本鰹魚粉1/4茶匙+熱水1湯匙       

做法:    

1 枚頭沖水,印去水份,切比一口份量大一點點的方塊;    

        加入米酒和生抽略伴;打散雞蛋,加入伴勻醃30分鐘。    

2 燈籠椒切半去籽沖洗,瀝水,印去水份,切一口大小的滾刀塊。    

3 蒜頭拍扁;伴勻芡汁;將醃了30分鐘的枚頭肉瀝走醃汁,    

   分數次倒入粟粉伴勻,薄薄沾上粟粉及外表看來乾爽即可。  

4 大火煮熱油,木筷子插入油中立即起泡泡(200),轉中大火,  

   放入枚頭,中途用筷子撥動,炸至微黃,撈起;撈走異物,    

再次加入枚頭炸至金黃色,撈起瀝油。    

5 把燈籠椒放入油鍋略炸脫青即可(走油);菠蘿切一口小件。    

6 中大火熱油鑊,爆香蒜頭,去掉蒜頭;再次伴勻芡汁,倒入鑊內煮稠,    

    下炸好的枚頭炒勻,下燈籠椒和菠蘿炒勻,下麻油炒勻即熄火。    

TIPS:    

*   雞粉或日本鰹魚粉以熱水伴溶;新鮮  菠蘿比罐頭好。    

    如沒葡萄甜酒(Vinhos Pôpa Doce),可省略,糖調升至2湯匙。   

PS:原本沒打算寫此食譜,只是放照片在Facebook後,    

 女朋友們私訊要分享,因此沒有烹調步驟照片。   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kajaw 的頭像
    kakajaw

    kakajaw的廚房與京都

    kakaj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