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步比叡山及在大津琵琶湖看夕陽之後,晚上7點回到京都駅,
忽然想起那天剛好是清水寺秋季夜間特別拜觀及亮燈的最後一晚,
立即轉206號巴士,約20分鐘到了清水道。
下車後跟著人群經松原通直抵仁王門,沿途店鋪延長營業,
豚饅頭的蒸氣、燒丸子的醬油味、甘酒的甜香、可愛的京風小物、
井然有序細語漫行的遊人,沒有喧嘩推撞,也沒叫囂叫賣,不愧是京都。
奪目朱紅的仁王門是清水寺的象徵入口,檜樹皮歇山式屋頂的建築
為重要文化財產,正面左右安奉鎌倉時代末期製造的金剛力士(仁王)。
清水寺開創於宝亀9年(778),奈良時代後期山號為音羽,
山中有清水瀑布,觀音以淨水滋潤眾生,清水觀音聞名全國。
本堂前的大平台建於錦雲溪的懸崖上,以巨大的欅木作柱並用榫接方法建成,
平安時代在平台上,以音樂、歌舞伎、相撲等表演供奉,只有貴族和武士才能進入,
1200多年來經歷數次戰火與自然災害後被重建,今天所見的規樣,
是由徳川第三代將軍家光於1633年修復完成,1994年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産。
昔日有諺語「從清水舞台上跳下去」來表達破斧尋舟之心,據古文書記載,
從1694至1864年期間便有234人跳下去,1872年政府發禁令才停止。
鏡頭下的清水舞台瑰麗宏偉熱鬧非常,現場感覺其實差別很大,
微弱的燈光把清水寺映照得傲然孤寂,更合千年古剎莊嚴肅穆的氣象。
蕎麦工房五条よしむら(吉村)
離開清水寺已是晚上9時以後,寒氣襲人更覺飢餓,
整天上山下湖走路已很累,跳上的士回到烏丸五条,
走進蕎麦工房「五条よしむら」(五条吉村) 吃晚餐。
五条よしむら的本店在嵐山,清水寺和五条是分店,
創辦人吉村弘之以姓氏的平假名よしむら(Yoshimura)命名,
招牌沒漢子,備有中英文餐牌。
蕎麦工房以蕎麥麵為主,採用日本產的蕎麥以石臼磨自行磨粉研製,
由多位熟練造麵師傅(職人)每天新鮮製造蕎麥麵,五条分店營業時間最長。
正當我想跟店員說要碗熱湯麵之時,敝見鄰桌熱騰騰的煱物送到,
與外子交換2秒眼色便點了一模一樣的蠔煱套餐。
肥美鮮甜的蠔肉份量多,吃過豆腐、鮮菇和野菜配料後,
店員把蕎麥粗麵送到,客人在窩裡煮熟,湯汁煮的麵質地煙韌入味。
滿飽的當兒竟再送上冷吃幼麵和麵汁,彈牙清爽滿口蕎麥香,
以為再吃不下,最後吃得一點不剩!
清水寺(Light Up/ライトアップ)
地址:京都市東山區清水1-294
夜間拝観:春夏秋三次(18:30-21:30/夏天19:00-21:30)
夜間入場費:大人400日元 小中學生200日元
網頁:http://www.kiyomizudera.or.jp/event/
五条よしむら(吉村)
地址:京都市下京区五条烏丸東入る北側
電話:075-353-0114
營業:11:00-14:30 / 17:30-22:30(22:00最後點餐) / 無休
網址:http://www.arashiyama-yoshimura.com/soba/sobanomi/kodawari.html
交通:地下鐵烏丸線五条駅1號出口直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