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下旬回香港陪嫲嫲,在銅鑼灣City super買了一包「わらび餅粉」(蕨餅粉),
5月5日我用蕨餅粉做京都風味的蕨餅(わらび餅),
分送給幾個好友家庭,他們吃後非常讚嘆:
『柔軟有彈性,黑蜜清甜,灑點焦香黃豆粉,真是立夏的消暑妙品!』
照片放在facebook和wechat後,不斷有朋友私下問蕨餅是什麼。
本蕨粉是真正100%的蕨粉,以植物蕨根全人手製作的珍貴材料,
收成少,缺人手,每10kg蕨根只得70g蕨粉,100g售價約1,580円。
「わらび餅粉」(蕨餅粉/讀音:Warabimochiko)不等如「本わらび粉」(本蕨粉/讀音:Hon Warabiko),
蕨餅粉是便宜的代替品,150g約售HK$18,不含蕨粉,多以芋、馬鈴薯等混合甘藷澱粉製成。
京都的茶寮宝泉、嘯月、和久傳、茶洛、洛匠等名店以本蕨粉製作蕨餅,柔軟順滑,幾乎有點入口即溶的感覺。
真的不清楚香港哪裡可以買到本蕨粉,唯有下次到京都或日本其它地方旅遊的時候,
先在樂天網購入送到住處再帶回家。http://item.rakuten.co.jp/kyoto-yamaguchi/200-001/
蕨餅沒有特定形態,塊、粒、件、碗裝,多以黑蜜、黃豆粉以至抹茶粉相配,
這個屬京都風格,較為骨子精緻,適合做宴客的飯後甜點,質感柔軟QQ,是夏日的清涼甜品。
わらび餅 (蕨餅)
材料:(約24個/兩口吃掉的size)
蕨餅粉150g / 水1000ml / 海藻糖或白砂糖80g
黑蜜:500g黑糖(我用韓國brown sugar)/水400ml or 即食黑蜜
做法:
1 蕨餅粉以水浸5分鐘,用手把沉底的粉和水拌勻,過篩,加入糖拌勻。
2 把粉水放在鍋中,以中小火慢煮,邊煮邊以木匙順方向拌勻。
3 粉糊煮至變白,轉小火,煮至透明,期間要不停拌勻,免出現粉粒。
4 把多張保鮮紙(膜)鋪放在蛋糕小杯或器皿上,將透明厚糊分放其中,
扭紮成球(茶巾),結口,置於器皿內定型,放涼。
5 黑蜜:黑糖和水放在小鍋內,中小火煮溶,慢慢煮成略稠的糖漿,放涼。
6 把成型的蕨餅放在器皿上,淋黑蜜,灑上黃豆粉。
Tips:千萬別把蕨餅放在雪櫃冷藏,質感完全不一樣,即日品嘗。
蕨餅粉和水以中小火慢煮至變白
轉小火煮至透明
放在小杯或器皿內,將透明厚糊分放其中。
扭紮成球(茶巾),結口,置於器皿內定型。
以黑蜜和黃豆粉相配,質感柔軟QQ,是夏日的清涼甜品。
頂きます ^.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