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只能讓我在京都買一樣東西,應該會是一澤信三郎的帆布袋,
從選購布料、線、金屬扣、使用的衣車以及手工製作的職人都那麼
嚴謹認真,真真正正Made in Kyoto,對我來說,是一生最少擁有
一個可永久使用的優質產品。
1905年創業的一澤帆布使用優質的天然帆布以手工製作各式產品。
現在「一澤信三郎帆布」有三個系列:
藍底白字「信三郎(布包)」–漂染麻帆布的圖案款式。
白底黑/綠字「信三郎帆布」-沿用多年淨色綿帆布的款式。
白底黑字紅框「一澤帆布製」是昔日的時代復刻版。
備詳:皮包、包包的漢字是「鞄」(Kaban),有皮革製造的意思,
一澤帆布用布做,因而將「布」和「包」合成一個字「布包」。
帆布包的製作分為五個工序:
1剪裁:逐塊帆布檢查和剪裁。
2成型:又厚又硬的帆布不能直接縫合,要用木槌逐個地方敲出摺位。
3縫合:必須由經驗豐富的職人用衣車將又厚又硬的帆布縫合,超過
90年歷史的勝家衣車(Singer) 仍然在運作中。
4收針處理:收線口須人手打結及以木槌和膠黏劑固定。
5內部修飾:清除線口等雜物。
綿帆布
一澤帆布選用1㎡約重228g以上的厚布製造產品,而且都是特別為
他們而織成的帆布原料。
麻帆布
一直以來使用綿帆布外,約30年前現任社長信三郎的太太恵美女士
在商店發現一些舊麻質和服布料的觸感良好,於是嘗試用麻布漂染,
效果良好,後來透過麻布公司從歐洲輸入上等的麻帆布,到現在已全用
日本織製的優質麻帆布,製成黒、綠、藍、啡、白及無漂染的麻布袋。
關於漂染
天然素材製造的帆布跟化學纖維的漂染方法不一樣,一般帆布經年月會褪色,
但一澤帆布以獨家的方式漂染,而且以難度極高的方法做防水加工,防水液
的濃度處理不好會讓布料變得過硬,成型和縫合後,角位容易損壞,總之就是
太硬或太軟都不可以,只要一做錯,漂染工場的職人便要重做。
線
縫合帆布的線亦不簡單,跟南極大陸使用的帳篷上的線相同,
有耐用及時間越久越緊密堅固的特質。
金屬配件
一澤信三郎帆布使用的金屬配件大約有30-40種,包括黃銅、鐵、鋅合金
和鋁等素材運用在不同的地方,如扭扣、徽章、拉鍊等,實用裝飾性兼備。
勝家衣車
一澤帆布工房內仍保存超過90年歷史的勝家衣車,大型工業用
的縫紉機也使用Singer;少量生產的設計及細微地方都用勝家
衣車完成,職人甚至為每部小衣車改名字呢!
木槌
將又厚又硬的帆布以木槌逐個地方敲出摺位的人叫「下職」,
每人都有「私家木槌」,有長有短,必須調整至適合的程度。
剪刀
剪刀的使用率非常高,天天剪厚帆布一個月就會變鈍,他們特別請
刃物屋研制耐用的剪刀,每位職人都有兩把剪刀替用,近代的剪刀
比較薄和小,仍然使用重剪刀的職人是入行歲月的證明。
圖片來源:官網
牛乳配達布包No.268
創業開始製作的牛奶送貨布包已超過100年歷史,一個布包
可放20枝牛奶瓶,以後送牛奶的工人使用它來送貨,非常堅固。
http://www.ichizawa.co.jp/products/details/144.html
道具袋H-05(01)
各行各業的職人用來放工具的道具包
http://www.ichizawa.co.jp/products/details/3.html
品牌故事
「一澤信三郎帆布」的前身是「一澤帆布」,信三郎的曾祖父一澤喜兵衛
開始用勝家衣車做帆布袋,後來做了登山用的背包和帳篷大受年輕人和觀
光客的歡迎,逐漸吸引各行各業的職人到來訂購工具包,形成一股設計及
度身訂造獨一無二的新時代之風。
第一代 一澤喜兵衛
嘉永6年(1853年)出生的喜兵衛喜歡新事物,當時洋服和洋帽開始流行,
他在1886年開設名為「西洋洗濯・古木仙宅」的洗衣店;1905年經營
「一澤帆布」,購入非常昂貴的勝家衣車做恤衫。
圖片來源:官網
第二代 一澤常次郎
一澤常次郎是位做事認真的職人,由他開始以帆布造布包,
在一澤家內現存最古老的布包是明治末期的手提包(Tote bag),
一直是「一澤帆布」至今仍沿用的原型設計。
昭和年代之始,從美國購買最新型的工業用勝家縫紉機,
當年1,000円可建一座房子,一部勝家約售400円,雖然很貴,
但那時候的泥水匠、木匠、藥房、牛奶店、酒屋等各行業
的職人和送貨員都來訂製道具包,常次郎主理的一澤帆布
業務急速增長。
第三代 一澤信夫
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內及戰後成長的一澤信夫,是位感性又具
創造力的人,喜愛爵士樂、古典音樂、古董、繪畫和時尚打扮,
個性像祖父喜兵衛。戰爭期間製造海軍的布包和吊床,戰後轉做背包。
昭和20年(1945年)後製造登山用的大型布包,從此,一澤帆布成為
登山用品的第一品牌,後來加入尼龍等化學纖維的登山用品漸漸抬頭
的時候,具時尚感的優質帆布包越來越受歡迎,信夫到美國、歐洲、
埃及、土耳其和北歐等地旅行,觀察世界一流的產品。
昭和45年(1970)「平凡パンチ」(Punch)、「ポパイ」(Popeye)、
「アン・アン」(an・an) 等年輕人雜誌及「家庭画報」開始出現
帆布包的介紹文章,越來越多人對一澤帆布包感興趣。
圖片來源:官網
第四代 一澤信三郎
昭和24年(1949年),一澤信夫第三子在京都東山出生,從小在工場
聽著勝家衣車之聲及手觸帆布長大,學生時代有往外闖的想法,畢業
後約十年時間於大阪的朝日新聞社工作,直到1980年回歸接手家業,
當時只有十數員工,約廿年間,員工超過七十人,一澤信三郎的帆布
產品不單全國知名,更受海外人客歡迎,成為京都著名品牌。
遺書事件
2001年一澤信夫去世,遺書寫明由信三郎和妻子得最大股份,
一直有銀行工作的長子忽然拿著第二份遺書跑出來狀告弟弟的
遺書是偽造的,信三郎竟被趕出公司,全體職員跟著一直帶領
公司進步的老闆離開,連供應材料、大客戶及京都的寺廟僧侶
都支持他,斷絕和「一澤帆布」的交易!
2006年,信三郎開設「一澤信三郎帆布」,全體職員為他工作,
由於信三郎的生意非常好,哥哥窮追猛打告他侵犯版權,信三郎
妻子恵美女士上訴,2009年反敗為勝,「一澤帆布」從歸信三郎
名下,2011年,「一澤帆布」從新開業。
圖片來源:官網
一澤帆布的修理
他們有職人修理布包,除了親自拿到京都之外,也可事前打電話到東山店
溝通,確定方法和收費,然後寄到京都修理,須時1-2個月,店方以宅急
服務送回客人手上,但如損壞程度太厲害便不能修理。修理職人
圖片來源:官網
清潔方法
經防水加工的帆布包和帽都不能放入洗衣機及交洗衣店清洗,
不可用漂白劑和螢光劑,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刷子沾中性洗劑或
肥皂水在污漬上擦拭,再用沾清水洗擦,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
吹乾,不能使用洗衣機脫水,否則會變硬、縮水及褪色。
價錢昂貴?
如果和一般售港幣百多元的帆布包相較,很多人都覺得一澤帆布的
價錢昂貴,可是,當知道一澤帆布的選材用料和製作工序與過程及
耐用性之後,便會覺得物有所值,我擁有的紫色一澤信三郎帆布
TOTE BAG任何時候都不落伍,下雨都不怕,非常好用!
購買布包後給店員即席在包上槌扣孔和安金屬扣,再配喜歡的繩子。
古川町橋vs行者橋
古川町商店街出入口對著的古川町橋於1907年重新建成,每次到知恩院附近
都會過一次橋,對上一次天氣非常寒冷,這次是初秋。昔日穿白衣的比叡山
修道人(行者)在進行「千日回峰行」(從比叡山步行到京都市區再回山上)到
知恩院會經過這條窄窄的小橋,因而又稱為行者橋及阿闇梨橋(阿闇梨:高僧),
最初的行者橋什麼時候建成無從稽考,但最早在文献上出現的時間為1786年。
京懷石料理 祇園湯山
買了一澤信三郎的帆布包,在行者橋附近散步後,
最方便莫如到祇園湯山品嘗物超所值的京懷石料理。
http://kakajaw.pixnet.net/blog/post/328881741
一澤信三郎帆布
地址:京都市東山区東大路通古門前北
電話:075-541-0436
交通:最近的巴士站「知恩院前」
営業時間:http://www.ichizawa.co.jp/shop/